榮譽董事長行腳

「國際台灣光雕地景藝術節」之曙光—記2017台南月津港燈節

2017台南月津港燈節
陳郁秀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前文建會主委
1、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

鹽水鎮舊名月津是台南縣創建最古老的城鎮。至19世紀 (嘉慶、道光年間)是鹽水最盛時期,已是大市鎮,人稱「一府、二鹿、三艋岬、四月津 」,具有嘉南地區歷史文化、政治、經濟、交通、軍事重要地位。

2、月津歷史、地理之位置

鹽水(月津)的歷史可追朔到西元1662年,鄭成功實施屯墾制度,其部將在今舊營里和後宅里一帶墾殖,漸成聚落。

2017台南月津港燈節

鹽水因倒風內海形成天然內港,內海裡的港口扮演貿易的重要角色,是南臺灣重要水路糧道,也是聚落生活重鎮,商旅繁華。由於鹽水港的港道環繞街區,形成彎曲狀,有如半月,所以又稱為「月津港」或「月港」。唯到19世紀 (道光末期),急水溪、八掌溪泥砂填積,造成內海淤塞,港口功能漸失。日治時期,日政府鋪設縱貫鐵道,擬經鹽水通過,因地方仕紳恐修築鐵路破壞風水地理,錯失成為交通樞紐的機會,因此鹽水從昔日的港口都市轉變成鄉村城鎮,但也因此保存許多古樸的歷史建築與民風。

人稱鹽水三寶除月津港外,尚有古蹟八角樓、以及名譽國內外的鹽水蜂炮。

八角樓

葉家大宅是臺灣少見的樓閣宅第,興建於1847年(道光27年),是鹽水糖郊富商葉開鴻與其長子葉瑞西等人聘請唐山師傅來臺耗時十年,建材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州杉、磚瓦與石條,除三進樓閣,北側還設置茶房,屋後則有花園。葉家大宅坐西朝東,第一進為樓高兩層的店面;第二進為三開間一條龍式的閩南建築,是祭祀祖先的花廳;第三進即是現存的鹽水八角樓,2003年經公告為歷史建築,2009年公告為古蹟。

鹽水蜂炮

譽有「北天燈‧南蜂炮」的鹽水蜂炮,每年元宵節都聚集數數以萬計的觀光客,前來親身體驗萬炮齊發,有如蜂群傾巢而出的蜂炮,不絕於耳的巨大鳴聲的奇景與熱鬧盛況。該活動據耆老推測,源於1885年(光緒11年),當時瘟疫流行,居民基於民間習俗,向當地的「關聖帝君」(關公)祈求平安,並依占卜結果,在元宵節晚上,恭請廟中的周倉爺開路,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鎮一晚,消滅疫情。後來遂演變成為全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動之一,更登上名列世界三大民俗慶典。

3、台南月津港燈節是全國唯一以「藝術」與「地景地貌」為創作核心,強調地方社區之特色與傳統燈會之精神,打造出充滿創意、彰顯在地文化、自然景觀的大型燈節。

自2012年台南縣市合併,為大台南開啟餔一樣的燈節。其主題如下:
2012—「月、一千零一月」
2013—「夢中城市」
2014—「鹽水上河圖」
2015—「鹽水夜宴圖」
2016—「月津寶盒亮津津」
2017—「四季禮讚」
六年的努力,累積的能量,造就今年璀璨的成果。

2017台南月津港燈節
4、2017年月津燈節之內容 雲端花火盛宴

「2017月津燈節」是以「四季禮讚」為創意主軸,「春蝶、夏蟬、秋楓、冬雪」為象徵,邀請了45位藝術家和15組大專院校藝術科技科系的師生,創作了五十件作品,其中包含了7件大型地景型作品,4件國際藝術家作品,延著月津港四周,分為「藝術家亮麗主燈區」及「青年璀璨徵件區」,展現出一個白天陽光普照,夜晚燈火通明的魅力「光影世界」。

燈區的作品太精采了,只能割愛部分景點與作品,選擇其中少數與大家分享。

1.《初蝶》— 這是春天第一隻蝴蝶,象徵春天的腳步來臨了,是日本藝術家森岡厚次的作品,作品造型簡單俐落,色彩溫和柔美,作出破繭而出準備翩翩起舞之姿,把「春」的氣息不論在陽光下或燈光下都明顯傳遞出來。

2.《蟬羽化》— 宣告在土地中成長的蟬之幼蟲,羽化的過程是告知夏天的來臨,而搭配橋上的螢光線及邊坡的柳樹倒影,夏的意象令人清爽愉悅,這是日本藝術家田中健作的作品。

3.《秋水光澗》— 是國人「有用主張U×U」工作坊的創作,巧妙的運用人行道旁的樹排打上紅色燈光,綠葉呈現楓葉之效果,而樹枝樹幹流動的星光潺潺而下,形成一片生動有風的楓林,令人驚豔。

4.《雪上摩托車遊記》— 則是國人林建志藝術家的創作,他以詼諧的角度切入,有型有韻,把冬雪的氛圍帶來南國。

5.《Keyframes》— 特別值得介紹的是由法國知名藝術團隊Groupe LAPS 帶著他們最著名的火柴人形燈管,結合燈光音效的大型裝置藝術。來到月津港,在水月橋往自行車橋的步道對岸草地上,設計如動畫一般,每個閃亮火柴人隨著音樂起舞的舞碼,演出一齣既具動感扣人心弦的夜之舞。

6.《月津迷》— 游文富以竹子型豎帶有月字型的迷宮,邀請觀眾互動,觀者遊走竹枝內,進行一趟探索美景之旅…。

7.《寄一草原的月亮前傳》— 林晉宏本次作品以「月亮打包的過程」為場景,內容敘述穿著太空服的太空人,在某個浩瀚無邊際的神祕空間認真的製作月亮,並以火箭將它寄出到天空中的故事,充滿想像的創意。

8.《織梭月光夢》— 此作品是由台南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的師生們共同創作。內容是敘述初春時分,創作群將夢想、祝福、思念、期待一一織入月津港,將思念託付給月娘,現場白兔望月的意境是由實體與倒影成就圓滿,巧思令人佩服。

其他諸如《春花望月》、《光譜原色—四季》、《光肌碼頭》、《桃花源》、《孵蛋》及年青朋友們的創作《孵蛋》,均是一時之選。走訪兩區作品至少需要二至三小時的時間,琳瑯滿目,創新又精緻,在眾多經費龐大的燈節中脫穎而出。此次的各項工作是由「都市藝術工作室」執行,而策展人杜昭賢的功力深厚,美感與佈局具全面的在地關懷與國際觀,值得喝采。

5、結論

藝術需要時間累積,與在地文化、在地地景地貌對話也需要時間,由月津港燈節的進步,我們看見在地文化的茁壯,也看到國際藝術家與在地的互動。21世紀是一以「自然+人」為本的世紀,月津港的創造力正引領台灣各地花費龐大經費但仍原地打轉的燈會走向另一個思考的領域。

我期許「台南鹽水月津燈會」在不久的將來,是代表台灣品牌的「國際光雕地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