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董事長行腳

台灣豔光-台灣紅

源起

2000,我很榮幸被任命為文建會主委,2002年6月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2003年春天率團遠赴北歐、英、法考察。出發前即嘗試以桃紅色為此次出訪的概念色,以強調台灣庶民生活及廟會盛事的熱情與熱鬧,描繪出清晰的台灣形象,作為介紹台灣的指標;所以在所有行程中之資料、禮品,或服飾方面,刻意以圖像和色彩象徵出台灣的喜氣和生命力,此舉未料受到各國文化單位及國際友人的青睞,受到很大的歡迎及鼓勵,丹麥的文化部長甚至問我「這是台灣的代表色彩嗎?」這一句話,肯定了我內心的想法,決定回國後來深深研究「桃紅色」成為「台灣紅」的可能性策略。
以色彩來展現台灣之美的創意不是空前,在國際上已有成功的案例,例如紅、藍、白之於法國,紅、黃、黑之於德國...。所以以它來代表國家是須要文獻基礎及巧思的。

尋找台灣紅

2003年初,我們開始尋找「台灣紅」的因子,於是透過許多文化創意工作者、設計家、藝術家、作家、企業家、民俗及生態專家學者之眼、之手、之心,漸漸凝聚出這片台灣特有的豔光。我們找尋到在自然的生態中,春天的杜鵑花、夏日的荷花、秋天的九重葛以及春天的緋櫻,不正洋溢了滿滿的愉悅與青春。
這樣洋溢喜悅幸福的色彩,伴隨著我們走過漫長的歲月,在食、衣、住、行中,在宗教信仰、民俗禮節之上,處處可見,因此以「台灣紅」來代表人文是最恰當不過了。沒想到的是這個概念在2004年春節一推出,受到所有人的認同,每個人都心領神會的豎起大拇指說聲「讚!讚!」。這項由一群有心人士持著一顆敏感的心,以微觀的角度切入宏觀的視野執行,從日常生活的體驗、生命的感動,轉化象徵成代表台灣的色彩,「台灣紅」(M100 Y10)就此問世。

結論

從我推出「台灣紅」的理念至今已近十五年,十五年來如一日,只要觀念清晰、腳步堅定、方向清楚、策略正確,自己深知且有信心,正走在通往「台灣品牌」的路上,深信文化是加法需要累積,觀念是乘法,可以一日千里,達到目的地。現在對我而言,只要行動、行動,再行動就能達到創造「台灣品牌」的目標。